自动车牌识别方案书 详细解读车牌自动识别解决方案(二)
8、方案设计效果图
车道效果图
以纯车牌识别系统为例(挂式机)
9、项目车道布设图
1)标准一进一出车道布设图
2)一进一出共闸模式车道布设图
3)一进一出对开模式车道布设图
10、系统基本功能简介
1)车牌识别
自动识别
自动识别是指在车辆出入场时触发车辆检测器(或者虚拟线圈),系统控制摄像机自动抓拍车头图像(车牌),交由计算机识别出车牌号码。
人工识别/重识别
入场时出现系统自动识别车牌失败时(车牌有污渍、遮挡、车头角度等问题),可由岗亭操作人员对车辆进行重新识别车牌;如果系统重新识别也出现识别失败时,可以在系统窗口处人工车输入车牌信息,确认后,手动开闸入场。
当车辆出场系统自动识别失败时,可人工干预重新识别或人工修改车牌信息确认后,手动输入车牌关键字匹配车牌号码,系统计时、计费,人工手动开闸。
特殊车牌识别
军车、警车、使馆车特殊车辆牌照的识别,识别成功后自动放行(可自行设定需人工确认放行或自动放行)。
一车一杆
系统通过车牌为唯一识别标签,一个车牌识别成功后开闸一次,车辆通过地感自动落闸,无车牌或者识别不成功的车辆只能通过人工放行,有效地杜绝车辆跟车的现象。
满位限制入场
当车位已满后,系统会提示 “车位已满”,车位已满后是否可以再识别入场可自定义设置。
如果设置成满位后不能再识别入场,则条件达到后,系统停止识明功能,车辆触发地感时提示“车位已满”,当场内减少一辆车后,系统会自动恢复正常的车牌识别流程。
此外,还可设置成只针对临时用户有效,比如:某些停车场的临时车位满了后,临时车辆不可进入,但有固定车位的固定、贵宾、免费等用户可以照常进入。
运行状态提示
运行状态提示是指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某个部件、设备出现故障,或是某些条件达到后需要提示时,通过人机界面的同步动作来提示使用者。分别有鸣叫声、语音播报和字符显示三种方式。
字符显示一般指LED显示屏,语音播报是指普通喇叭播报,二者显示和播报的内容基本相同。LED显示屏在待机时会自动显示广告词和时间,广告词长度不超过20个汉字/98个字节。
系统的常用状态提示如下:
1、当车牌识别成功后提示:“欢迎入场!”
2、当车辆重复进入时,提示:“此车已入场”
3、当黑名单用户入场时,提示:“车场限制”
4、当临时车辆出场时,需要收费的提示收费金额、停车时长和祝您一路顺风等提示字符。不收费的可设定为自动放行或人工确认后放行。
2)图相抓拍
图像对比
图像对比功能是指车辆出场时,对流通的车辆通过进出口自动拍摄的车辆照片进行对比确认后再放行的功能,确保同车同牌。
抓拍的图片会自动保存到后台服务器,可以用作确认开闸的图像对比,也可用于查询进出场记录时多调取一种确认/排除信息。
触发车辆检测器抓拍,是指车辆触发车辆检测器的一瞬间,系统的摄像头对车牌实施抓拍,可理解为固定位置的抓拍。使用此方式后,车辆先触发车辆检测器拍得图片,系统会自动对拍到的图片进行车牌识别,在进出场记录查询界面里也会组合在一条记录内。
3)车辆管理
临时车辆
临时车辆是只在停车场内进行短时间停留的车辆,使用数量比较多,使用次数相对比较频繁,在车辆入场时自动识别车牌、入场时间、通道等基本信息与车牌号绑定,再在出场时进行数据的计算并得出收费结果,同时收费人员收费后确认放行。
固定车辆
固定车辆也分月/年/期卡,是按照一个固定时段一次性缴纳费用的收费方式,如:100元/月,固定车辆以时间的期限来控制其是否刷卡有效,收费周期可按月/季度/半年/年,一次性缴费后,在规定期限内可不限次数的在停车场内流通,当场不需再交停车费。
可自动提醒固定车辆用户的有效时长,固定车辆在出场时,系统会通过语音播报功能和字符显示功能提示“此车有效期是*****”。如过期后仍未充值延期的,则该车在入场时自动转为临时车辆入场。
固定车辆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储值车辆
储值车辆就好比像充值消费一样,按照实际消费多少便从系统中扣除多少的方式,系统只需识别车牌,只是在停车时不需要缴纳现金,停车的的收费金额按照临时车辆停车的收费规则计算。
储值车辆不消费时系统账号内的金额可保留,因有些停车场规定充值金额必须在指定期限内消费完,所以,是否受时间限制客户可自定义设置。储值车辆不可负费使用,余额不足时,系统自动扣除卡内金额,差额部分可以现金付费。
贵宾车辆
贵宾车辆的权限是最高的,当场内车位已满时,贵宾车辆用户仍然可以进入。进出场时即使系统设置了人工确认开闸,贵宾车辆可无需人工确认直接起杆放行。
通道授权
所谓通道授权是指要车辆按指定的通道进出的功能, 要实现通道授权功能必须在注册时对车辆进行授权,不作授权操作的系统默认车辆可在全部通道流通。
4)用户管理
分角色使用
系统可以分多种角色使用,如:超级管理员、普通管理员、财务人员、岗亭收费员等,可按实际情况划分,同时使用互不干扰。一套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可以同时给多个不同角色的人员进行操作和使用,根据管理处的实际人员配置由系统管理员对其开通帐号并授予该用户相关的使用权限,达到合理分工,各尽其能,互不影响的效果。
权限管理
可根据角色的不同授予其不同操作的权限,未授权的功能不能访问和对其操作,系统有一个统一的超级管理员,他有权利对系统所有参数和设置进行修改,也可以由他授予不同角色的使用人员以不同的使用权限。如:岗亭收费人员就只授予其一些简单的与收费相关的权限,财务人员就只授予其与记录、账务统计方面的权限等。
系统记录查询与管理
系统记录查询是指:系统对使用人员进行系统某部分的数据和设置作修改时的记录。包含操作人员及其操作时间、修改信息类型与内容等。如:车牌处理信息、删除强制开闸记录信息、登录系统信息、交班信息、注销系统信息、修改收费规则信息等。
值班统计
停车场系统的岗亭管理一般采用轮班值守制度,有的两班轮换,有的三班轮换,所以本系统具有交接班(即:用户切换)操作。整个系统的进出场记录、临时车辆收费记录中都含有不同的值班人员资料(如姓名、帐号、操作时间等),方便账务统计时能够精确到每一笔账务对应到每一个人,如出现异常记录可找当班人员进行核对以达到停车场管理系统记录数据的准确性。
车位数自定义设置
停车场内停车位的数量可根据停车场的实际情况设置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总车位数,此处的设置与满位限制功能和按指定车型进行车位统计功能相关联。
按指定车型进行车位统计
某些停车场分为地面和地下两个区域(场内场),所有的固定车辆停地下,临时车辆全部停在地面,余位统计只显示地面临时车的数量情况以提示岗亭收费人员,在此种情况下固定车的刷卡流通就不会同步更新剩余车位的数量显示。
此功能可自定义设置选择,被选择的车类型进出场时不会进行车位的统计,未被选择的车类型进出场时才会同步的更新车位统计信息。
5)人工确认
人工确认开闸
确认开闸,即人工确认后再开闸,某些停车场要求比较严格,固定车辆在进出场时即使不收取停车费也需要人工将图片信息、刷卡信息比对后再开闸放行,保证“同牌、同车、同人”。此功能可自定义选择,未设置时的刷卡会直接起杆放行。临时车辆在出场时弹出确认窗口,供人工确认抓拍车牌、收费金额等信息,收费按确认键后起杆放行,需要收费的停车场,临时车确认开闸功能必须勾选,否则有收费的临时车也会直接放行。
共用道闸
很多停车场,因进出口通道比较狭窄,所以会将进出场的车辆在单条通道上行驶,因此,无法按标准通道一样安装两台道闸,只能是两个控制箱控制一个道闸,进出场都用这台道闸控制车辆进出。
温馨提示:系统在联机状态时,以上功能均可以使用!
6)收费规则
收费规则是系统实现计费功能的重要环节,每一台在停车场流通的车辆出场时都需要根据收费规则来计算收费金额。较为普遍的收费规则,如按使用场合可分为:小区收费规则和公共类收费规则,按车辆类型可分为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摩托车收费规则。特殊的收费和不同的车辆类型可根据客户的要求而进行自定义设置和添加。
按车辆类型制定收费规则
计次收费规则
按照车辆类型可分为: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摩托车,当停车场同时有以上多种车辆流通时,只需在收费规则里将每种车辆设置不同的收费标准,然后在注册卡片时将卡片的“车辆类型”设置成与收费规则相匹配的车辆,则在出入口刷卡时系统会根据卡片的车辆类型自动匹配相应的收费标准来计算停车费。
按使用场合制定收费规则
分段计时收费规则设置
按照停车场管理系统使用在不同的场合,收费规则可分为计时限额收费规则(适用小区类)和分段计时收费规则(适用公共类)。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分段计时收费规则需要按不同的时段来计算收费金额,而计时限额收费规则无此区分。
分段计时收费规则将每天24小时分为两个时段T1-T2,例如:08:00-19:00为高峰时期,19:00-次日08:00为非高峰时期,而两个时段的收费标准会有所不同。
当车辆在不同的时段进出时系统会根据相应的收费标准来计算收费金额。
当车辆跨时段或跨工作日进出时(如:17:00入场,21:00出场)则系统会分别计算出两个时段的收费,然后二者相累加得出最终的收费金额。
一般情况下临时车辆流通量较大且车辆类型较多的停车场会采用分段计时收费规则,临时车辆流通量比较小的停车场会采用计时限额收费规则。特殊情况下还可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而另行设计。
按时长有规律递增收费方式
计时限额和分段计时收费规则就按时长有规律递增的收费方式,此类收费方式都是用出场时间减去入场时间得出一个时间差,再用此时间差根据统一的规则来计算收费,收费金额依时间而递增,时间越长收费越多。一般分为三个部分计算,即:免费时长、基本费时长、计费时长。
此种收费规则之所以称为“按时长有规律递增”方式,因其计算结果是按照首段收费+间隔收费而得,首段收费可理解为最低消费,相当于计程车的“起步价”,起步价过后按照**元/公里往上累加;同理,停车场计费,首段收费过后的间隔收费便是按**元/小时往上累加,如果系统未设置最高限制则一直无上限的累加,直到出场。
计时限额收费规则
Ⅰ、免费时长:即:≤30分钟,收费0元,超过30钟,停车时长超过30分钟则不存在所谓的免费了,首段收费时长包含免费时长,是否有免费时长可自定义设置。如停车1.5个小时,计算方法是按照5元+1元=6元,而不是减去30分钟按一个小时收5元计算。
Ⅱ、 基本费时长:即:30分钟<基本费时长≤1小时,收费5元。
Ⅲ 、计费时长:超过基本费时长按间隔时长收费,即:大于1小时后按1元/小时收费,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如:入场时间08:00,出场时间:11:00,停车时长为3小时整,则收费为:5元+1元+1元=7元,在未达到最高收费限额前随着时间的延长继续累加。
Ⅳ 、每日限额:当天之内首段收费+间隔收费达到设定金额后,为最高限额。达到设定金额后停满24小时都不再收取停车费。
Ⅴ、 24H限额:从入场时开始计算收费时长到最终出场时的收费最高收费(可跨天计算)。跨24小时后会重新进入计费时长。
7)交接班统计
交接班统计是指岗亭收费员在换班时,对上一班次的收费总额及车辆信息的统计。
8)记录查询
为了对整个停车场管理系统的操作人员进行管理,财务统计,还有对流动车辆/人员的监控等原因,需要将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运行数据、操作数据、修改数据等信息实时记录以备后续查询,在统计与查询界面中可以把需要的数据导出成EXCEL电子文档或直接打印。
可查询的数据类型有:车辆出入场记录、卡片管理记录、开关闸记录、管理员收费记录、管理员操作记录。
车辆出入场记录
车辆出入记录即卡片流通信息的记录,是系统通过对识别出的车牌数据作为ID号来实现信息的采集并储存,如临时车辆进出时间、进出通道(即地点)、当班操作人员、停留时长、抓拍图像等信息“记录在案”以备事后查询,除此之外固定车辆入场时还可以对注册时的车辆信息、车主信息进行提取并保存,将实现“同牌同人同车”的管理和监控。
这些记录的信息,可实现在事后因某种需要而查询时进行有效的判断和对比,对进出停车场的车辆进行有效的监管,从而实现人心所向的作用与目的。
可按时间段、车类型、通道名称、车牌号、操作员作为条件进行查询,可根据不同的查询对象设置多个查询条件进行精确查找,设置多个条件查询是为了缩小查询范围,也可设置一个优先级的条件进行模糊查找。
管理员收费记录查询
收费记录主要便于管理处财务人员对停车场收费的统计与核对,可实现时间范围或单个岗亭收费员进行查询,以实现账务统计的正确性和掌控性。
车辆管理记录查询
车辆管理记录查询主要针对于岗亭操作员的人工确认或当车辆出现异常状况需要调取该车辆相关的信息、车主信息等资料时使用,一般用于非临时车辆,只有非临时车辆、项目车道布设图
9)数据库管理
数据备份:
所谓备份数据库是指将目前正在使用的数据库从系统服务器上复制出来,以备系统发现意外而导致数据丢失或其他使用,可实现手动备份或定时备份,如:一个月备份一次、一周备份一次或一天备份一次,可自定义设置。
10)车流量分析
在注册时记录了车辆、车主等比较全面的信息。
用于查询的条件有:车主名、出入场时间、车类型、车牌、操作员,该查询有模糊查询功能。
用于查询的类型有:发行记录、延期记录、充值记录。
开关闸记录查询
开关闸记录是专门针对岗亭人员不经过车牌识别而直接使用道闸控制盒开闸放行操作的记录,记录的信息有:开闸通道、操作时间、抓拍图像、操作者。可以有效的防止在临时车出场时不经过正常的车牌识别起杆而是使用手动起杆将需要收取停车费用的车辆放行的情况,可以更加全面,更加精确的对停车场进行管理。
管理员操作记录
管理员操作记录是指系统对使用人员进行系统某部分的数据和设置作修改时的记录。包含操作人员及其操作时间、修改信息类型与内容等。如:处理信息、删除强制开闸记录信息、登录系统信息、交班信息、注销系统信息、修改收费规则信息等。
查询时可根据操作者、操作的时间段二个条件进行数据的调取。
自动车牌识别方案书 详细解读车牌自动识别解决方案,第二部分到此结束。
相关链接:
发表评论